蛋白質分離純化方法有哪些?
1、 鹽析
實驗原理:中和蛋白質表面電荷并破壞水化膜。
蛋白質易溶于水,因為其分子的-COOH -NH2和-OH都是親水基團,這些基團與極性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水化層,包圍于蛋白質分子周圍形成1~100 nm大小的親水膠體,從而削弱了蛋白質分子之間的作用力。當大量鹽加到蛋白質溶液中,高濃度的鹽離子(如硫酸銨的 SO42- 和NH4+)有很強的水化力,可奪取蛋白質分子的水化層,使之"失水",于是蛋白質膠粒凝結并沉淀析出。
2、等電點沉淀法
實驗原理:利用蛋白質在等電點時溶解度*低而各種蛋白質又具有不同等電點的特點進行分離的方法。
在等電點時,蛋白質分子以兩性離子形式存在,其分子凈電荷為零(即正負電荷相等),此時蛋白質分子顆粒在溶液中因沒有相同電荷的相互排斥,分子相互之間的作用力減弱,其顆粒極易碰撞、凝聚而產生沉淀,所以蛋白質在等電點時,其溶解度*小,*易形成沉淀物。
注意點:不同的蛋白質,具有不同的等電點。同一種蛋白質在不同條件下,等電點不同。
3、有機溶劑沉淀法
實驗原理:加入有機溶劑使水溶液的介電常數降低,因而增加了兩個相反電荷基團之間的吸引力,促進了蛋白質分子的聚集和沉淀。
有機溶劑引起蛋白質沉淀的另一種解釋認為與鹽析相似,有機溶劑與蛋白質爭奪水化水,致使蛋白質脫除水化膜,而易于聚集形成沉淀。
影響因素:(1)有機溶劑的選擇 (2)溫度的控制 (3)pH值 (4)離子強度
用此法析出的沉淀一般比鹽析法易過濾或離心沉降,分離后的蛋白質沉淀應立即用水或者緩沖液溶解,以達到降低有機溶劑的濃度的目的。此法在血液制品的制備過程中較多使用。